
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唐宇雪)近日,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正式公布2025年湖北省博士創新站認定結果,高投集團下屬芯辰科創服務有限公司(簡稱“芯辰科創”)與武漢工程大學董志兵教授團隊聯合申報的博士創新站成功入選。
此次建站主體芯辰科創不僅是宜昌首家省級海智(離岸創新)工作站依托單位,更創新構建“成果供給+技術咨詢+產業基金+園區配套”四位一體模式,搭建起全省首個跨區域精細化工中試平臺。先后參與投運全省首個磷石膏及裝備制造供應鏈平臺,助力宜都新能源材料、醫藥健康等產業集群兩度獲評“省級縣域特色產業集群”。
合作方教授團隊領銜博士董志兵是德國洪堡學者、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長期深耕有機合成與功能性新材料研究,在《Organic Letters》《Green Chemistry》等國際頂刊發表SCI論文140余篇(高被引6篇),個人H因子達50,擁有11項專利。團隊7名核心成員均為武漢工程大學博士,涵蓋有機化學、材料工程等領域,在磷資源開發、綠色催化等方向積累了豐富的產學研經驗。
此次博士創新站的核心攻關方向——“微通道反應器連續氯化工藝開發”,直指傳統化工生產的“老大難”問題。傳統氯化工藝多采用間歇式反應,存在生產效率低、副產物多、氯氣利用率低且安全風險高的短板,難以滿足規模化、綠色化生產需求。
“微通道反應器的微米級通道能大幅提升傳質傳熱效率,反應時間可縮短至1小時內,還能減少副產物、提升安全性。”芯辰科創負責人陳永章介紹,項目落地后,不僅能填補湖北精細化工連續氯化技術空白,還將為磷化工、醫藥中間體等產業提供綠色生產方案。
“博士創新站不是‘紙上談兵’,而是要讓實驗室技術真正走進生產線。”董志兵教授表示,團隊將依托武漢工程大學磷資源開發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技術優勢,結合芯辰科創的產業轉化能力,先在宜都化工園區開展試點應用,后續逐步向全省推廣。
芯辰科創也計劃以此次建站為契機,深化“離岸科創+本地轉化”模式,加快宜都(武漢)離岸科創中心建設,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團隊落地。“我們希望以博士創新站為紐帶,讓‘科研成果’變成‘產業效益’,為湖北縣域經濟升級提供可復制的‘宜都經驗’。”陳永章表示。
此次入選,不僅是對芯辰科創與董志兵團隊協同創新能力的認可,更標志著宜都在精細化工領域產學研融合上邁出關鍵一步,為湖北縣域產業向“創新驅動”轉型提供了新樣板。
(責編:向姝 李華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