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胡曉麗)“十四五”以來,宜都市應急管理系統始終堅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全災種、大應急”能力建設為核心抓手,持續補短板、強弱項,全市應急管理工作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為經濟社會發展筑牢安全屏障。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宜都市生產安全事故總量呈持續下降態勢,森林火災受害率長期穩定控制在0.3‰以內,安全生產與防災減災基礎不斷夯實。
在硬件與技術支撐上,宜都構建起全域協同的智慧減災體系,集成11個部門數據資源,實現災害風險“可預判、可監測、可叫應、可調度、可救援”的全鏈條管控。建成市級應急指揮中心及多個鄉鎮消防站,應急救援力量初步實現全域覆蓋。同時,推進高科技救援裝備規模化應用,目前全市應急物資儲備總價值已超5000萬元,應急處置“硬實力”顯著提升。
隨著“十五五”序幕拉開,宜都市應急管理工作既迎來新機遇,也面臨新挑戰。
機遇方面,宜都已被列為“應急管理綜合改革試點縣市”,可依托政策優勢先行先試;智慧應急技術加速應用,無人機救援、AI風險預警等新技術逐步落地;區域協同與社會參與機制不斷深化,跨區域救援協作網、軍地融合應急機制已初步建立,多元應急力量正形成合力。
挑戰同樣不容忽視。化工產業處于轉型關鍵期,安全風險疊加;極端天氣事件頻次增加,防災減災壓力加大;專業應急處置隊伍能力與新形勢需求仍有差距,能力提升任務緊迫。
面對新形勢,宜都市將緊扣“技術賦能、機制創新、基層強化”三條主線,系統謀劃“十五五”應急規劃,持續加大高科技救援裝備應用力度,全力構建與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現代化應急管理體系,以更堅實的安全保障護航高質量發展。
(責編:向姝 李華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