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張紅豆)“掃碼就能用電,船艙里安靜又干凈,成本還比以前低了一大截!”。
近日,在宜都港區枝城港碼頭,貨船船員張師傅熟練地連接岸電接口后,對筆者分享了他的體驗。

今年以來,像張師傅這樣選擇使用岸電的船員越來越多,推動宜都港區岸電使用量持續攀升。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單月用電量突破2.5萬千瓦時,創歷史新高,截至8月底,港區岸電累計用電量已超8萬千瓦時,據測算,這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3.6噸、硫氧化物排放0.84噸、氮氧化物排放1.45噸,同時節省燃油約17.4噸,為實現綠色水運、守護長江生態提供了堅實支撐。
亮眼數據的背后,是宜都市交通運輸局三管齊下、多措并舉,持續推進綠色港口建設的扎實努力。該局通過硬件設施升級、宣傳引導和智慧監管,讓岸電使用從“軟要求”變成“硬習慣”。
硬件設施全面升級,保障岸電“用得上”

為滿足日益增長的岸電使用需求,宜都市交通運輸局致力于提升硬件設施保障能力。目前,宜都轄區已安裝岸電設備54套,經營性碼頭岸電設施覆蓋率達100%。
值得一提的是,宜昌首個低壓大容量純電動運輸船舶充電站今年已在宜都寧通港建成,該充電站包含1臺800千伏安箱式變壓器,配套交流電源箱、岸電箱等設施,整套系統通過將10千伏交流電源直接轉換為船舶所需的直流供電電源,可有效解決興山-枝江磷礦綠色航運廊道新能源船舶動力補給問題。預計單站年充電200艘次/20萬千瓦時,可替代燃油47噸,減少有害氣體排放148噸。
宣傳引導精準到位,推動岸電“愿意用”


為全面提升船方使用岸電的意愿與操作規范性,宜都市交通運輸局開展了一系列深入而廣泛的宣傳推廣與培訓活動。
該局不僅定期聯合海事、環保等相關部門,深入各港口碼頭召開政策宣講會、發放宣傳手冊,還會同宜都海事處創新利用微信公眾號、船員微信群等線上平臺,持續推送岸電優惠政策、操作指南及使用岸電的環保經濟效益對比,確保政策宣傳全方位、無死角,實現港口企業、航運公司及船員政策知曉率100%。
此外,針對部分船員提出的“不會接、不敢用”問題,該局主動協調國網宜昌供電公司及岸電運營單位的技術專家,多次組織“上門教學”和現場實操培訓,手把手指導港口操作人員、企業業主及船員進行規范化、標準化接電操作,內容涵蓋設備連接、安全注意事項、常見故障排除等實用技能,有效化解了使用過程中的技術顧慮,極大提升了岸電設施的使用信心和操作規范性。
智慧監管持續優化,確保岸電“管得好”

、

為確保岸電設施穩定運行和使用過程規范高效,宜都市交通運輸局著力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智慧監管體系,全面提升管理效能。
該局與宜昌市交通運輸智慧中心、國網宜昌供電公司、宜都海事處等單位建立常態化聯動機制,通過聯席會議、數據共享和聯合巡查等方式,形成多部門協同監管合力。
在智慧平臺建設方面,充分運用大數據等先進技術,依托岸電信息系統、“船E行”及進出港報告系統等平臺,實現對船舶岸電使用全過程的精準管控。系統可實時監測設備運行狀態和用電數據,智能預警異常情況,并通過遠程監控實現預約、確認、記錄等全流程在線監管,確保用電全程可追溯。此外,創新推行“線上監測+線下核查”模式,發現異常立即啟動現場核查,問題第一時間處理。這一智能化監管方式顯著提高了效率,保障了岸電設施穩定運行,為船舶提供了更加可靠、便捷的岸電服務。
“單月用電2.5萬千瓦時是一個新的起點?!币硕际懈酆街行呢撠熑吮硎荆乱徊綄⒗^續深化岸電建設與應用,提升岸電系統的智能化水平,完善岸電供電能力,并積極探索如推廣移動端預約用電等便民利民新舉措,全力打造清潔低碳、智慧高效的綠色物流運輸體系,為“電化長江”和長江大保護貢獻更多宜都力量。
(責編:李華 向姝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