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劉洋)江水奔涌,汽笛長鳴。近日,在宜都海事處全鏈條、全要素護航下,由宜都市鑫源船業為黃石天海航運建造的“天海8號”集散兩用船順利完成為期一天的進江試航。這不僅是萬噸級新船的安全首秀,更是宜都海事部門以高水平監管護航地方造船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
提前介入——把風險想在前、把預案做在前
“天海8號”輪船長107米、船寬18.8米,滿載排水量10000余噸,體量之大、系統之新,對監管提出極高要求。加之近期宜都段水位上漲、流速湍急、強對流天氣頻發,安全形勢異常嚴峻。
宜都海事處第一時間啟動“新船首航服務專班”,對照《交通運輸部海事局關于進一步做好試航船舶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提前與船廠、船東、試航單位“面對面”會商,敲定應急預案、劃定試航水域、明確受限項目“負面清單”,把“事后處置”變為“事前預防”。
精準體檢——讓隱患歸零、讓信心倍增
試航前夕,宜都海事試航前檢查專班登船對船舶主副機、舵機、助航、救生等12項關鍵系統逐一“過篩”,先后排除缺陷6項,同時,開展船員實操抽考和應急演練,確保“人、船、管理”同步達標。
船廠負責人感慨:“海事部門的專業體檢,是給船東吃下的‘定心丸’,也是船廠品牌的‘加分項’。”
立體護航——“水陸空”一張網,守牢“黃金水道”
試航當日,宜都海事處構建“水陸空”三位一體監管矩陣。
水面,海巡艇“貼身”伴航,高頻滾動發布航行警告,動態管控上下水船舶;空中,無人機高空盤旋,高清航拍,俯瞰全域,第一時間捕捉并處置潛在隱患;遠程,智管平臺、CCTV、VHF“三聯”盯防,對客船、滾裝船、危險品船等“重點船”逐一提醒控速,確保試航水域清爽。
當天,試航船舶累計航行20公里,未發生一起緊迫局面,船舶各系統工況良好,達到設計預期。
延伸服務——把監管成果轉化為產業動能
“天海8號”安全首航只是第一步。圍繞宜都市打造“綠色船舶產業園”目標,宜都海事處推出“五個一”長效服務包:建立一份轄區新船建造動態清單,“一船一檔”跟蹤服務;開辟一條新船出塢、試航“綠色通道”,窗口期優先保障;組建一支“海事+船檢+船廠”技術聯盟,共享專家庫、實訓基地;每季度舉辦一次“船廠安全座談會”,靶向解決企業急難愁盼;發布一套新船下水風險地圖,為船廠優化工期、船東選擇檔期提供決策參考。
從“一條船”到“一條鏈”,從“一次試航”到“一片產業”。下一步,宜都海事處將持續放大安全監管溢出效應,以本質安全厚植營商沃土,讓更多“宜都造”巨輪從清江河畔啟航、向江海進發,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藍色動能。
(責編:李華 向姝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