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陳甜甜)10月28日,天剛蒙蒙亮,一輛滿載農村土特產的貨車從聶家河鎮白家淌村緩緩駛出,開往宜昌市伍家崗區萬壽橋街道港務社區。這標志著“村社共建”在聶家河鎮取得實質性進展,一條從田間地頭到社區餐桌的農產品“綠色通道”正式打通。


貨車一抵達港務社區筑夢廣場,就被居民團團圍住,選購聲此起彼伏:“這南瓜顏色正,我買一個!”“花生看著就地道,來一袋!”“香油看著純正,給我兩瓶!”現場熱銷的農特產品豐富多樣,既有南瓜、土豆、新鮮黃瓜、小番茄等生鮮,也有菜籽油、香油、辣椒醬、雞蛋、土雞、蜂蜜,還有柴火豆腐、辣椒皮干、橡子豆腐等干貨。僅一上午,這些深山好物便被搶購一空,聶家河鎮山上四村(白家淌村、鳳凰池村、王家坪村、丁家坪村)總銷售額近萬元。




此前,聶家河鎮山上四村雖坐擁優質生態農產品,但受地理位置偏遠、信息閉塞、銷售渠道單一等因素制約,村民們“守著好貨愁銷路”,而城市社區居民對綠色安全的高品質農產品需求日益增長,卻難尋可靠來源。為破解這一供需矛盾,宜昌市伍家崗區萬壽橋街道港務社區與聶家河鎮山上四村積極探索“村社共建”新模式,通過組織村社互動交流,搭建農特產品銷售對接平臺,由村委會統一收購村民農產品,再集中運往社區售賣,精準連接深山供給與城市需求。


“村社共建”不僅解決了農產品“出山進城”難題,幫助村民增收,還豐富了社區居民的“菜籃子”,實現城鄉資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下一步,聶家河鎮山上四村與宜昌市伍家崗區萬壽橋街道港務社區將繼續深化合作,探索“電商直播+社區團購”等多元化銷售模式,讓更多深山好貨走向更廣闊市場,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責編:向姝 李華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