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曹曉夢 張科)近日,在陸城街道名都社區清江潤園小區,年近七旬的王大爺在社區網格員楊禮芹的指導下,只用幾分鐘就在手機上順利為自己和老伴繳上了城鄉居民醫保。
“楊格格手把手地教,這下可好了,不用跑腿,自己在家里就能操作,心里踏實多了!”王大爺口中的“楊格格”,正是社區派出的“醫保宣傳小分隊”成員之一。
這是名都社區全力推動醫保政策宣傳全覆蓋、提升居民獲得感的一個生動剪影。為了讓這項惠民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社區工作人員沒少花心思,他們巧妙編織了一張“線上+線下”的立體宣傳網。
線上,陣地建在“指尖上”。“各位居民朋友,2026年度城鄉居民醫保開始繳費了!請看這份最全參保指南……”這樣的消息,近期在名都社區的各個微信群里成了“置頂頭條”。該社區不僅通過微信公眾號及時推送政策解讀、圖文并茂的繳費流程圖,還將多個網格群、樓棟群變成了“移動宣傳站”,隨時解答居民關于繳費標準、報銷比例、異地就醫等各類問題,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線下,服務送到“家門口”。在名都社區舉辦的“朝夕相伴 智慧助老”“情暖重陽 愛在深秋”等活動現場,總能看到社區工作人員發放醫保政策宣傳單,面對面講解,一對一答疑。對于像王大爺這樣不擅長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以及一些行動不便的居民,該社區則開展了“敲門行動”,組織網格員和志愿者上門入戶,發放宣傳單,并現場協助辦理參保繳費,確保“一個都不能少”。
“醫保政策關系到每家每戶的切身利益,我們的目標就是消除宣傳的盲點和死角,確保每一位居民都能及時知曉、便利參保。”名都社區黨委書記杜柯表示,“通過這種‘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集中’與‘入戶’相補充的模式,努力把黨的惠民政策原原本本送到居民手中,切實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責編:李華 向姝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