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付金蘭)“把帽子戴上,我們繼續去入戶??!”最近幾日,潘家灣土家族鄉杉木坑村駐村聯系幫扶隊——宜昌市生態環境局宜都市分局的隊員們一直冒著炎炎烈日在村子里穿梭。
火熱的天氣沒有打消大家的積極性,反而讓他們滿腔的熱情更高漲,因為他們知道,這回是去“挖掘寶藏”的。這次入戶不僅要嘮家常、問需求,更要當一回“帶貨郎”,把村民家里的蜂蜜、土雞、土雞蛋這些山貨都好好盤算盤算,讓它們走出大山換真金。
“鄧大哥,您這蜂蜜看著真不錯啊!”工作隊員們兵分幾路到村入戶。在村民鄧德榮家,隊員周磊被桌子上的瓶瓶罐罐吸引了。得知老鄧家今年有百來斤野生土蜂蜜,隊員們當即掏出手機拍起照片,“咱們先在幫扶干部群里吆喝吆喝,再聯系城里的親朋好友,保準給您賣個好價錢?!?/p>
其他的隊員們去了別家,與村民們圍坐交流,傾聽他們在生產生活中的困難與需求,宣傳鄉村振興相關政策,鼓勵村民利用本地資源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從產業扶持到就業指導,隊員們耐心講解、精準幫扶,為村民拓寬增收路徑提供思路。
交談中,不少村民拿出來了他們的“寶貝”,有帶著泥土清香的土豆,還有一大盆透著琥珀色的橡子豆腐,這可是山里特有的美味……隊員們一邊分類把“土貨”裝起來,一邊算起了細賬:“10只雞按散養價能賣1200塊,120個雞蛋能換120多塊,加上一百多斤土豆和橡子豆腐,這趟少說能增收兩千來塊!”
“以前愁東西賣不出去,現在大家幫著找路子,咱們守著大山也能把日子過紅火!”村民胡長云提著剛殺好處理干凈的4只土雞,遞到“帶貨郎”的手中,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了。
如今,這些帶著泥土芬芳的山貨正通過幫扶工作隊搭建的橋梁奔向大城市。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助農銷售,更是駐村工作隊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實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生動實踐。
“從蜂蜜的甜到雞蛋的鮮,從玉米的香到豆腐的嫩,每一份山貨里都藏著村民的期盼,也凝結著工作隊的牽掛。山貨出山的路通了,鄉村振興的底氣也就更足了?!鄙寄究哟妩h總支書記侯世軍與駐村第一書記史玉龍愉快地說道。
(責編:李華 向姝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