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拍攝、 剪輯:記者 魏錸)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馬文俊 李源
萬人大會,一票難求。
4月23日在武漢開幕的九峰山論壇,主會場連過道都站滿了人,展廳人來人往。
馬雋楠,這位美國Silvaco公司中國區銷售總監,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當今要想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必須加入這個“群”。

2025九峰山論壇開幕式,九峰山實驗室裝備材料驗證線上平臺發布。
這個“群”里藏著一個未來的超級產業,加群就是加機遇,早加就是搶先機
化合物半導體,是當今全球集成電路產業中最亮的新星。手機充電,從過去的兩三小時降至幾十分鐘,就要歸功于像碳化硅、氮化鎵這樣的化合物半導體。
論壇的主辦方九峰山實驗室,是化合物半導體行業內最先進、規模最大的科研和中試平臺。而從2023年實驗室投用起,這些設備就對外開放運行。

2025九峰山論壇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博覽會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開幕。
“實驗室冒著設備受損、原料浪費等風險,只為給我們自研的晶圓測試系統試錯。”武漢驛天諾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彩紅說,依托九峰山實驗室,公司多款產品填補國產設備多項空白,營收連年攀升,并在去年完成數千萬元的融資。
正因為如此,短短3年時間,在九峰山實驗室周圍,一批百億龍頭項目接連落地,50余家上下游企業奔赴而來,3萬多名半導體創新人才扎根。
美國、比利時、奧地利等國的領軍企業,也紛紛發來入“群”申請。
前來參加本次論壇的胡彬,是比利時視鉑科技的中國區技術科技總監。他透露,去年底開始,依托九峰山實驗室的加工和檢測設備,雙方正規劃下一代微型多光譜芯片的聯合研發。

2025九峰山論壇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博覽會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開幕。
市場機構預測,2025年全球化合物半導體市場中,中國占比超三成。圍繞九峰山實驗室的這個“群”,不僅是國內外技術研發的合作平臺,也是觀察全球和中國市場動向的重要窗口。
上海邦芯半導體副總經理梁潔介紹:“借助九峰山實驗室的最新信息,公司研發的半導體蝕刻設備,得以緊跟國際前沿標準,少走了許多彎路,快速實現優化并打開市場。”
初創僅5年,這家公司已賣出100多臺設備,其中10多臺銷往九峰山實驗室的朋友圈,收獲伙伴們的高度認可。
“九峰山實驗室這個平臺能鏈接的資源超乎想象,搶抓產業先機必須來這里。”來自中國臺灣的陳柏松博士團隊,此行專門來尋找機會。兩天下來,他收獲了十幾份合作意向,也明確了團隊下一步研發方向。
在今年的論壇上,300多家企業現場簽約項目過百億元。

2025九峰山論壇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博覽會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開幕,化合物半導體領域重點項目集中簽約。
這一輪技術和產業革命,沒誰能夠獨自完成,只有在“群”里才能共生共榮
這次的論壇上,學術大咖、產業大牛云集。在他們的演講交流中,記者聽到了不少發人深思的故事。
上世紀50年代,坐擁不俗電子工業實力的蘇聯,傾舉國之力發展電子管,卻因技術路線封閉、產業鏈脫節而折戟。
幾乎同時代的美國貝爾實驗室,在巔峰期時,科研人員遍布16個國家與地區,一度在全球科創版圖上遙遙領先。后來,它卻因運營體制更改、拒絕產業新勢力加入等因素,最終走向衰落。
“閉門造車”的教訓與“開放共贏”的輝煌,形成鮮明對比。
今天,生產一個新能源汽車超充樁,單家企業常需數百家直接合作伙伴,而行業生態則涉及全球上千家企業。
因此,論壇上專家們一致認為,新一輪技術和產業革命的浪潮中,沒有任何國家或企業能夠獨立完成全鏈條創新,唯有在開放的生態群中協同共生,才能實現技術突破與產業繁榮。

2025九峰山論壇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博覽會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開幕,中外嘉賓聆聽行業最新成果發布。
歷史鏡鑒和現實課題,為九峰山實驗室的“建群擴圈”寫下深刻注腳。
實驗室主任丁琪超說,我們始終堅持公共、開放、中立、共享的平臺屬性,聯合學界、產業界,對未來3—10年的技術難題進行前沿探索和技術攻關。
投運后不到半年,比利時、新加坡、日本的研發團隊便聞訊趕來武漢咨詢合作,80余個海內外項目排隊上線。眼下,實驗室的中試車間仍運轉不停,178項技術攻關緊鑼密鼓。
合作共贏的蝴蝶翅膀,就這樣自武漢扇動。短短3年,帶來全球化合物半導體產業的深刻變化,多項世界級的創新在這里突破。
2023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拉爾斯·薩繆爾松曾在首屆九峰山論壇做開幕演講。這次再來,他感嘆道:“真是讓人刮目相看,以九峰山實驗室為圓心,已形成化合物半導體創新生態。”

2025九峰山論壇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博覽會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開幕,中外嘉賓聆聽行業最新成果發布。
在這個新興領域,中國已經遠遠走在前面,總由某一個國家做“群主”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開放平臺+本土創新,九峰山實驗室的全球產業合作伙伴現已增至570家,而它也在其中扮演著“群主”的角色。
“一家實驗室硬核帶動一個產業的全球影響力,意外帶火一個展會。從根本上講,這是中國科研體制機制創新的成果。”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鐘書華說。
2021年2月,首批7家湖北實驗室揭牌,實行敞開大門、市場化運作,同時布局九峰山實驗室。
“群主”體現著實力,更意味著責任。
比利時視鉑科技是首次參加九峰山論壇,收獲頗豐的中國區代表不無感慨地談到,這是因為有“群主”引路。
剛與上海邦芯合作時,九峰山實驗室不僅采購其半導體蝕刻設備,更提供真實生產場景,供邦芯試錯迭代。
現在實驗室幾百臺開放的先進設備,配備了一支業內少有的“大師級”工藝團隊。近200名工藝工程師,人均從業經驗超10年。

2025九峰山論壇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博覽會,九峰山實驗室展臺。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在產業細分賽道當‘群主’的現象越來越多,只由某一個國家當群主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世界要適應和習慣這一趨勢。”鐘書華說。
在這次九峰山論壇開幕式上,華為、極氪、蔚來等中國品牌秀出看家本領,將“快充”提升為“超充”:充電10分鐘,用車一星期。
沒有永遠的“群主”,只有永遠的創新。
陳柏松博士說:“以前我們在中國臺灣、比利時實驗室的項目較多,不過現下與九峰山實驗室合作得最深,多個合作產品應用即將走向量產。”
今天,更多的加群者自北美、歐洲和東南亞而來,在武漢找到了最好的生態合作伙伴。
據陳柏松了解,就有五六個研發團隊因九峰山實驗室的成立而就近在武漢注冊了公司。
跨越山海,“九峰”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