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客戶端(通訊員 王勇、李靜姝、朱民慧)“今天這一天太充實了,千古情演出很震撼,更沒想到收費站里還有這么多好玩的!”10月25日,正值周六,剛剛在宜都鱘龍灣看完《三峽千古情》演出的游客劉佳華一家,沒有選擇返回市區,而是沿著導航向S68岳宜高速入口行駛約3公里,拐進了近在咫尺的宜都收費站——一個名為“蘭香驛”的微度假營地正悄然坐落于此,將他們半日的文旅觀賞,延展成了全天候的深度休閑體驗。

圖為宜都“蘭香驛”微度假營地(胡強攝)
賞三峽千古情震撼,享宜都微度假悠閑。從舞臺藝術的恢宏敘事,到田園生活的親切煙火,這場“景站聯動”的無縫銜接,不僅成為游客口中的“意外驚喜”,也標志著由湖北交投宜昌運營公司精心打造的“蘭香驛”微度假營地,正以其“一站式休閑+沉浸式體驗”的獨特魅力,成為宜都周末休閑的一張閃亮新名片。
“爸爸快來,我挖到一個更大的啦!”在“蘭豐園”生態種植區,5歲的萌萌捧著一個剛出土的紅薯,興奮地歡呼。一旁的劉先生一邊用手機記錄溫馨瞬間,一邊感慨:“真沒想到,收費站里還藏著這樣一片天地。離家近,玩法多,孩子盡興,我們大人也可以放松?!?/p>

圖為游客在宜都“蘭香驛”微度假營地體驗采摘(胡強 攝)
正如劉先生所說,當公路延伸出生活圈時,“蘭香驛”巧妙地將交通區位的便利,轉化為觸手可及的田園樂趣,成為融合生態休閑、親子互動、運動康體與文化體驗的綜合性微度假空間。

圖為游客在宜都“蘭香驛”微度假營地共享廚房制作美食。(胡強 攝)
沉浸體驗:從田間到灶臺,感受“一分鐘新鮮”
走進宜都收費站院內,城市的喧囂瞬間被隔絕在外。郁郁蔥蔥的“蘭豐園”中,蜜柚、果凍橙、耙耙柑掛滿枝頭,散發著誘人的果香。果園下,套種的中草藥麥冬,構成一幅生動的生態畫卷。
“我們的共享廚房就嵌在這片田園之中”宜都管理所負責人朱仕紅熱情介紹,“從菜地現摘的蔬菜,到魚塘剛釣的鮮魚,走進廚房不過幾步路?!边@種“自給自足”的田園體驗,吸引了不少家庭與團建團隊。在“漁樂時光”休閑區,一群年輕人正處理親手采摘的食材,準備開啟燒烤派對,炊煙升起,笑語不斷,洋溢著自然的煙火氣息。

圖為游客在宜都“蘭香驛”微度假營地魚塘垂釣(胡強 攝)
據了解,共享廚房不僅面向游客開放,也為過往貨車司機提供暖心服務——他們可以在這里加熱飯菜,歇腳休息,感受旅途中的一份溫暖。

圖為游客在宜都“蘭香驛”微度假營地體驗非遺制作(胡強攝)
文化賦能:在收費站里觸摸“非遺之美”
低頭、描金、掐絲、點藍……營地的非遺工坊里,同樣聚集了不少專注體驗的市民。
2025年初,湖北交投宜昌運營公司在推進新型收費站建設過程中,將文化賦能作為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在宜都管理所創立“非遺工坊”。工坊以皮造花、剪紙、掐絲琺瑯、三閭刺繡等技藝為核心,打造集展示、體驗與傳播于一體的文化空間。
這里采用“前店后廠”模式:“前店”“蘭香驛”陳列各類非遺作品,“后廠”工坊則供游客親手制作。在非遺老師的指導下,大家沉浸于皮造花的細膩、剪紙的匠心、宋錦的華美,感受指尖上的傳統魅力?!皼]想到一張普通皮料,能變成這么精美的花,整個過程特別治愈!”正在體驗皮造花的李女士贊嘆道。
朱仕紅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非遺+高速’的模式,讓司乘人員在短暫停留中,也能感受湖北文化的厚度,讓收費站成為文化傳播的新驛站?!蹦壳?,工坊已創作出百余件非遺作品,部分作品甚至走向省外、海外。
不止于通行,更關乎生活?!疤m香驛”微度假營地是宜昌運營公司打造“周末休閑哪里去,高速沿線度假區”生動實踐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公司依托高速路網覆蓋面廣、客流量大的優勢,持續推進收費站轉型,陸續打造了宜都“蘭香驛”、遠安北休閑農莊、太平溪研學基地、白洋“宜瀾營地”等一批周末休閑示范點,將傳統收費站升級為集休憩、購物、體驗與文化展示于一體的多元服務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