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日報訊(記者陳克新、通訊員劉啟梅)眼下正值水稻生長黃金期,也是農業試驗的關鍵階段。8月27日,宜都市農業生態環保中心技術團隊走進松木坪鎮茶元寺村,在水稻“3414”試驗田開展專項測產工作,為后續優化本地水稻種植方案、確定科學施肥配方提供數據支撐。
本次田間測產技術團隊由宜都市農業生態環保中心的4名年輕干部組成,他們以兩人為一組,在14個不同的水稻試驗田里有序開展作業。“所有數據必須源于最真實的田間環境,這樣才能確保后續分析的準確性。”團隊成員陳磊表示,完成測產后,技術團隊將對數據進行綜合分析,最終敲定適合宜都的水稻種植施肥配方。
近幾年來,該中心耕肥團隊為推廣水稻綠色高產高效技術、綠色防控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累計開展水稻、玉米等作物化肥減量增效試驗近40次,推廣相關技術面積超7萬畝。2024年數據顯示,宜都市化肥使用折純總量較2020年減少5.7%,實現持續下降;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穩定保持在90%以上,糧食作物化肥利用率達43%以上,并高質量完成了2700個點位的取土化驗整改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