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壩洲“三問四走”讓民生訴求落地有聲
三峽日報訊(記者孫玉敏,通訊員楊玉玲、鄭馮春雨)眼下,宜都市早熟蜜橘即將進入成熟期。高壩洲鎮皓光村柑橘種植戶辛祖義看著自家掛滿果子的柑橘樹,對今年的收成更多了幾分期待。
皓光村耕地面積2164畝,以柑橘為主導、桑葚為特色,兼顧玉米、油料等糧食作物。但受氣候變化影響,該村區域性、季節性干旱頻發且程度持續加劇。
“原來一晴大半個月,橘園缺水,柑橘樹葉子都曬卷了,鎮上、村里都要跟著一起抗旱。今年村里建起了泵站,橘園一點沒喊‘渴’。”辛祖義深有體會地說道。
作為柑橘主產區,高壩洲鎮近年來通過新修堰塘、疏通溝渠、擴大蓄水量等方式,積極解決因干旱導致的缺水問題,但隨著柑橘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橘農對橘園灌溉也有了更多需求。
皓光村黨總支書記蔡剛說:“目前已經建成了一個永久性的泵房,增設了兩臺22千瓦的高揚程的水泵,鋪設了1500米的灌溉管道。通過兩套管道,可以輻射皓光、灣市、曾家崗三個村,惠及村民400多戶,可解決3000畝柑橘田的灌溉問題。”
今年以來,高壩洲鎮以“三問四走”工作體系為抓手,推動民生服務從被動響應向主動發現轉變,確保群眾訴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目前,該鎮共走訪3296戶居民,收集就業創業、就醫、就學、用水、交通等297條民生訴求,已解決169個實際問題。
“在走訪中,做到了訴求表達戶必走、生活困難戶必走、重點工作任務必走、重點人群必走,對暫時不能解決的問題也及時向村民進行解釋說明,并在后續工作中積極解決,真正實現了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效于民。”鎮平安建設辦公室干部姚弘洋說道。
在“三問四走”工作機制的推動下,該鎮中坪路北段改擴建項目正如火如荼進行。作為連接村內四個小組的主干道,這條路承載著約2000名村民和學生的日常出行,往年經過多次修補卻始終沒能根治“路面差、出行堵”的問題。收集整理村民訴求后,村、鎮積極對接上級部門爭取項目支持,如今中坪路北段正朝著“850米長、7米寬”的標準加快建設。
“項目確定以來,村里組織周邊的群眾開了三次座談會,廣泛收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并把收集的建議,融入到平時的施工當中進行改進和完善。”中坪村黨總支書記劉克念表示,月底將完成水穩層的鋪設,為柑橘成熟季做好交通保障。
如今,村民的“愁心事”逐步變成了“舒心事”,高壩洲鎮將持續延伸走訪觸角,跟進未解決的訴求,把已落地的項目做細做實,始終讓服務跟著群眾需求走,讓每一份期待都能得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