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支工作隊常態化走訪企業與職工
三峽日報訊(記者陳克新,通訊員楊玉玲、黃曉榕)8月1日,在順捷物流有限公司的司機之家,剛跑完貨運的袁道軍正在休息區歇腳。作為宜都首個免費司機之家,這里劃分的6大功能區,能為南來北往的貨車司機提供洗澡、住宿等服務。
今年以來,宜都市總工會以“望聞問切”四診法為抓手,組建4支工作隊深入基層,常態化走訪企業與職工。其中,“問需求”環節重點在優化服務上發力。工會干部多次蹲點調研,和網約送餐員、貨車司機、快遞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進行交流,精準捕捉他們的急難愁盼。
市總工會累計投入35萬余元為全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開展健康體檢、四季游、醫療互助等各類關愛慰問活動。此外,整合資源,在城鎮和交通干線集中區建設28家工會驛站,形成了有效的服務網絡。
市總工會通過線上線下渠道了解職工實際需求,線上收集實際需求有1000余條,線下形成了班子成員聯系鄉鎮、機關干部包保鄉鎮的工作機制。同時,通過實地走訪、精準調研,收集到停車難、休息難、吃飯難等20多條具體的意見和建議,這些建議都體現在司機之家的功能設計之中。
市總工會工作隊通過進廠入企調研,詳細掌握企業經營現狀與實際困難,細心“切”準職工生活癥結。針對職工反映的暑期“看護難”問題,市總工會開辦愛心托管班42個,并面向全市征集實習崗位,為50名困難職工子女實現“助學 + 實踐 + 就業”一體化幫扶。
“以前每到暑假就特別發愁,孩子放假沒人照看,讓孩子自己在家又不放心,工會辦的愛心托管班,有老師帶著孩子做作業,還開設了各種課程,我們上班也放心多了。”愛心托管班家長程強感慨道。
截至目前,市總工會累計走訪企業418家次,收集職工訴求118件,解決實際問題74個。從貨車司機的暖心之家到職工子女的暑期課堂,從企業困境的及時雨到戶外勞動者的歇腳點,每一次走訪都瞄準真需求,每一項服務都落到實處,讓“娘家人”的關懷沿著走訪的腳步,走進每一位職工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