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日報訊(記者陳克新,通訊員程默、李洋洋)日前,宜都市高壩洲鎮曾家崗村千畝香柚示范園里一派豐收景象:新栽的香柚苗間,金黃的豆株整齊排列,聯合收割機在田間穿梭作業,飽滿的豆莢在陽光下折射出豐收的光澤。這是該村推行“香柚+黃豆”套種模式迎來的首個豐收季。
針對新栽香柚苗株矮小、行間土地閑置,且今夏持續高溫少雨的實際情況,曾家崗村“兩委”班子與示范園技術團隊經過多次調研和技術論證,創新推出“柚豆共生”套種方案。
“黃豆根系能有效保持土壤水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相當于給土壤施了天然肥料。”示范園管理人員趙洪湖蹲在地頭,撥開一株黃豆的根系,展示上面密布的根瘤。同時,收獲的黃豆秸稈經粉碎后直接還田,能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
除生態效益外,套種模式還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套種黃豆,當年就能見效。”曾家崗村村干部張健介紹,每畝黃豆產量約300公斤,按當前市場價計算,可增收1500多元。這筆收入恰好填補了香柚種植前三年的產出空檔期,實現了“以短養長”的產業發展目標。
目前,曾家崗村已將此模式作為示范樣板,計劃逐步推廣,讓更多農戶共享現代農業紅利,持續激活農民增收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