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日報訊(記者孫玉敏、通訊員張紅豆)近日,宜昌市生態環境局發布長江宜都段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EOD項目(一期)——陸城綜合物流園區碼頭工程首次環境影響評價信息。
該項目作為長江宜都段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EOD項目(一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升宜都市港口能級、優化區域物流格局、服務重大產業項目、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升級改造主要是打造4個現代化散貨泊位,形成2000萬噸/年設計吞吐能力,專精于石灰巖、白云巖建筑骨料的高效水運輸出,打通張家沖礦區與長陽磨市鎮新橋礦區兩大礦山產能釋放的“最后一公里”。為保障張家沖礦區貨物的輸出,項目計劃配套建設陸城綜合物流廊道,全長15.2公里,完全建成后可實現礦山至碼頭的無縫高效轉運。
項目堅持綠色生態理念,計劃通過低成本、低碳排的水路運輸,壓縮區域建材供應鏈成本。依托封閉式物流廊道實現粉塵零排放轉運,為長江經濟帶重大基建持續輸送優質骨料。
此外,以EOD模式創新踐行“生態優先”戰略,通過提升水運比例每年可減少數萬重卡車流,切實削減碳排放與道路揚塵,讓骨料輸出與守護長江同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