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日報訊(通訊員朱紅霞、余虹霖)當前正值“三夏”生產關鍵期,在宜都市,田間地頭呈現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稻田中,插秧機有序作業,高效完成插秧任務;玉米地里,收割機來回穿梭,加速推進收獲進程;農田上空,無人機開展植保作業,保障作物茁壯生長。各類農機設備在“三夏”生產中發揮主力軍作用,推動夏收、夏種、夏管等工作高效開展。
夏播搶時,農機發力趕進度;夏收提速,機械助力顆粒歸倉;夏管增效,農機護航作物生長。“以前都是請人背著噴霧器打藥,噴完2畝地腰都直不起來。現在有了無人機,效率高、防治效果好,一小時就能噴灑作業30畝。”枝城鎮大堰堤村村干部彭強說,今年全村種植650畝中稻,連日來無人機飛防作業覆蓋了其中的200畝。
為進一步做好夏收工作,宜都市農機服務推廣中心主動作為,運用“北斗”監測技術,對全市農機設備進行實時監測,科學有序開展調度,明確機收標準,降低機收損失,努力將“豐收在望”變成“豐收到手”。
通過“政策引導+技術指導”,宜都大規模啟動植保無人機開展飛防作業,截至目前,全市農用無人機飛防作業面積超3.8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