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村村響” 科技來預警 宣講不間斷

①交警在鄉村站臺張貼交通安全提醒。

②聯動多方力量排查道路安全隱患。

③利用村廣播站用方言播報安全提醒。
眼下正值農忙時節,宜昌各地農村道路農用車流量明顯增加,交通安全風險也隨之增加。宜昌公安交警依托“大喇叭”提升群眾安全意識,借力科技化解農村交管風險,靠“大腳板”排除道路交通隱患,持續改善農村道路交通秩序,筑牢交通安全防線。
鄉村“大喇叭”安全聲聲入耳
“騎摩托,戴頭盔,關鍵時候能保命!”從早上7點到晚上8點,在興山縣蜿蜒起伏的群山中,伴隨著夏日的蟬鳴與農忙的節奏,親切的方言在各鎮各村“大喇叭”準時響起。
興山縣山大人稀,夏日學生放假、農事繁忙等因素疊加,加大了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風險。海拔1400多米的榛子鄉是全省有名的煙葉和高山蔬菜基地,眼下正是農忙季節。“‘大喇叭’天天喊,想不記住都難!”村民老張指著自家院里的三輪車說,以前圖快,拉幾個人去地里是常事。后來廣播天天提醒,講道理、講后果,再也不敢超載了。”興山交警大隊負責人介紹,鄉音傳遞安全經,就是要讓每一位村民,無論是騎摩托的學生,還是駕駛農用車的鄉親,都能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
在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民警張光宇的聲音早已被鄉村群眾熟知,他用方言講的交通廣播節目播出數年。眼下,他正在準備8月的鄉村交通安全廣播的內容。“每個月的節目都是有針對性的,比如3月茶葉季做采摘交通安全提醒,7月做暑期學生交通安全提示。”
“七山二水一分田”是宜都市王家畈鎮地貌特征,X224縣道貫穿全鎮,轄區呈現彎多坡陡的交通特點。王家畈派出所所長趙祖鵬介紹,王家畈鎮經濟產業以茶葉為主,每年的4月1日至10月1日茶葉采摘、運輸期間,充分利用村、社區、灣組廣播大喇叭,以通俗易懂的方言進行交通出行安全提示,目前已覆蓋全鎮17個村3個社區。
鄉村廣播具有傳播范圍廣、速度快、接受度高的獨特優勢,宜昌公安交警結合轄區道路交通特點,用當地方言直白又深刻的案例警示,從空中覆蓋鄉村,讓忙于農活或家務的村民都能清晰入耳,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安全出行的意識。
科技助力破解農村交管難題
為預防農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發生,宜昌公安交警各轄區紛紛主動創新,借力科技、數據分析等方式施策,降低道路交通安全風險。
點軍區橋邊鎮屬城郊接合部,農村道路交叉口多,曾經支、主路平交路口(平面交叉路口)交通事故頻發,交通事故發生率又要高于其他路型。
為破解轄區交管困局,點軍交警大隊經過實地走訪調研,聯合東土科技聯合研發出了具有鄉村交通安全管理特色,解決平交路口交通事故風險隱患的“農村平交路口智能預警”系統。當系統智能傳感器檢測到支路上行人、車輛通行時,觸發邊緣計算智能終端工作機制,會對主路和支路車輛通過數字廣播、智慧照明、頻閃燈、LED主動發光標志牌進行實時預警,有效預防交通事故發生。
目前,橋邊鎮重要交通節點安裝了18套該系統。4年多來,安裝了智能交通輔助設施的重要路口未發生一起亡人事故,其他交通事故的發生頻率也大幅降低。
五峰交警大隊將全縣農村道路的100個重點路口攝像頭納入預警系統,開發了農村交通管理智能AI系統。騎車不戴頭盔,三輪車載人,系統會自動預警。民警結合相關數據,對違法行為開展“敲門行動”。
宜都市王家畈鎮則通過交通警情數據,研究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對策。今年來,該所通過梳理近3年交通警情數據,如碰撞、剮蹭等交通警情占比較大,時間分布為7:30至9:00,13:00至14:30,17:30至19:00;交通警情發生地點分布主要在X224段橫沖村、王家畈村、樟桂嶺村。針對以上數據特點,王家畈派出所開展錯峰巡邏機制,壓降車速、隨車喇叭喊話提醒,2025年來累計巡邏700余次,有效地壓降了交通事故警情。
多維聯動筑牢農村安全防線
除了運用科技預防農村交通安全事故,宜昌各地交警還以鄉鎮為單位,通過“一村一輔”機制緊密聯動,加大走村入戶宣傳頻次和力度,筑牢農村交通安全防線。
宜都市王家畈鎮派出所梳理愛喝酒騎車、駕車人員、多次違規駕駛人等重點群體,定期開展“靶向滴灌”式短信提醒。民警靈活采用“電話提醒+敲門行動”雙線模式,對多次聯系不上的群眾,聯動村干部、家屬轉達提醒,壓實預警責任。
針對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宜昌各地交警聯合轄區多部門,建立常態化隱患排查機制,對農村道路的臨水臨崖、陡坡急彎、視距不良等高風險路段,以及道路標志標線缺失、安防設施不完善等問題進行全面排查。針對排查出的隱患,逐一建立臺賬,明確整改責任單位、責任人以及整改時限,實行“整改一處、銷號一處”的閉環管理。
在宣傳方式上,宜昌公安交警構建“線上+線下”立體網絡:線上通過村微信群推送交通安全提示;線下靠民輔警、路長的“鐵腳板”,見縫插針以各種形式宣講交通安全,讓村民在歡聲笑語中學習知識。
宜昌公安交警將持續深化農村地區交通安全宣傳,讓“大喇叭”持續響徹鄉村,用最“接地氣”的方式,把交通安全法規和常識送到群眾耳邊,送進群眾心里,筑牢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防線。
三峽商報記者 陳飛 通訊員 胡金媚
本版圖片由宜昌公安交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