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誓言跨越山海 幸福之花繽紛綻放

5月20日上午,宜昌市第三屆新婚集體頒證儀式在點軍區(qū)卷橋河濕地公園舉行。 三峽日報記者 付蓓蓓 攝
今年“5·20”恰逢新修訂的《婚姻登記條例》“全國通辦”新政落地,宜昌以“愛”為名,交出了一份兼具政策溫度與城市浪漫的答卷。從跨省辦證“零跑腿”到集體頒證“新儀式”,從無人機送戒的科技浪漫到婚俗文化的沉浸體驗,各地民政部門以創(chuàng)新服務、暖心舉措和特色活動,讓愛情與幸福在山水之城繽紛綻放。
數(shù)定今生 讓愛啟航
我市50對新人集體頒證共倡婚俗新風
三峽日報訊(記者時剛,通訊員張永勇、高蓓麗、張茜)數(shù)定今生,讓愛啟航。5月20日上午,宜昌市第三屆新婚集體頒證儀式在點軍區(qū)卷橋河濕地公園盛大啟幕,來自全市各行各業(yè)的50對新人在觀禮嘉賓、市民的共同見證和祝福聲中,以藍天白云為盟,以青山綠水為誓,締結盟約,演繹浪漫,共譜新時代“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詩篇。
本次活動由宜昌市民政局、點軍區(qū)人民政府聯(lián)合主辦,旨在以“5·20”這個充滿愛意的日子為節(jié)點,結合AI科技、自然生態(tài)與愛情長跑意象,打造一場集“新生活·新科技·新未來”于一體的集體頒證盛典。通過智能化場景與自然風光的融合,引導創(chuàng)意婚戀新模式,弘揚文明新家風,引領婚俗新風尚,展現(xiàn)新人攜手共進、奔赴未來的美好愿景。
上午7時,晨起新裝、幸福四溢的新人們登上新能源“公交婚車”,執(zhí)手環(huán)游宜昌城,徜徉在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絕美之旅中,成為街頭最搶眼的一道風景線。
在屈原文化體驗館二樓臨時增設的點軍區(qū)婚姻登記點,新人們親密攜手,拿著身份證和照片辦理結婚登記。現(xiàn)場,甜蜜領證后的新人們紛紛展示結婚證,在婚嫁文化墻、愛情站臺、1314觀景臺等處拍照留念,打卡曬幸福。
從“天橋之約”的愛的起點出發(fā),新人們騎行在風光旖旎的卷橋河濕地公園愛情長路上,一路歡聲笑語來到主會場的愛情島。
“良辰吉時已到,有請新人入場……”上午9時58分,伴隨著悠揚的音樂、熱烈的掌聲,新人們身著華美禮服,走過象征幸福美滿婚姻的愛情步道,登上舞臺。
“真正的浪漫不在鮮花與誓言,而在風雨中為對方撐傘的手,在困境中始終不松開的手。”現(xiàn)場,攜手走過半個世紀的金婚夫婦魏光杰、周紅玉,向新人們講述著愛情真諦和婚姻長久的秘訣,寄語新人們要互敬互愛,傳承優(yōu)秀家庭美德。
在神圣的儀式上,“云中鵲橋”從書本照進現(xiàn)實,當一架架無人機攜帶璀璨戒指緩緩放到新人手上時,全場沸騰了。這一刻,不僅是愛情的傳遞,更是科技與浪漫的完美融合。
在司儀主持下,新人們交換對戒,宣讀誓言,許下終生之約,幸福相擁而吻,沉浸在一派華而不俗、喜而不鬧、浪漫溫馨的甜蜜氣氛中。
現(xiàn)場,為新人們頒發(fā)了“中式婚書”和結婚證書。新人們用一紙婚書定終生,用一句誓言守白頭,也成為宜昌這座“來電之城”崇德向善、移風易俗的最好代言。
整場集體頒證儀式既隆重熱烈、儀式滿滿,又節(jié)約低碳、健康文明。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相比往年,今年集體頒證增加了城市環(huán)游、婚姻登記、騎行游覽、科技送戒等環(huán)節(jié),一方面讓新人們更好地感受宜昌的城市之變、山水之美,另一方面也希望更多市民共同見證這種簡約而不簡單、浪漫而不浪費的婚嫁方式,自覺踐行“簡約適度、文明向上、綠色低碳”的新時代婚嫁新風尚。
新人紛紛點贊集體頒證
登記領證更順暢 喜慶熱鬧更難忘
三峽日報訊(記者時剛,通訊員張永勇、高蓓麗)昨日的集體頒證是新修訂的《婚姻登記條例》實施后,我市舉辦的首個集體頒證活動,給新人們留下了終生難忘的美好回憶。
“新政策實施后,領證確實方便太多了。”此次活動中,26歲的新郎王帥牽著新娘劉美萍的手,臉上笑開了花。“活動儀式感滿滿,簡約而不簡單,值得回味一生。”
王帥說,他是荊州人,新娘是廣西人,兩人結緣于大學校園,已經(jīng)戀愛6年。“要是以前領證的話,妻子還要請假回去拿戶口簿,或者讓家人寄過來,比較麻煩,現(xiàn)在全國通辦,幾分鐘就辦好了。”
此次集體頒證,讓新人吳凱鵬、尹洋印象深刻。“集體頒證的方式很新穎,這么多新人在一起,很喜慶很熱鬧,還結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新郎吳凱鵬說,特別是無人機送戒指,科技感瞬間拉滿,讓人驚艷,非常開心。
新人任雨、胡學君則對宜昌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稱贊不已。“我是十堰人,妻子是宜都人,我倆都在廣東工作。”新郎任雨說,這次在網(wǎng)上看到活動消息,感覺很有紀念意義,特意趕回來參加。
“整個活動組織嚴密、服務周到,喜慶又熱鬧。不僅讓我們欣賞到了城市的美麗風景,也見證了宜昌人的熱情好客、善良淳樸。”夫婦倆表示,這幾天將在宜昌周邊游玩,好好感受一下宜昌這座“來電之城”的美好與魅力。
市婦聯(lián)實施“幸福婚戀服務行動”
為青年朋友打造“來電之約”
三峽日報訊(記者蔡昶、通訊員胡蕓)5月20日,一場以“相約博物館 探尋藏品里的浪漫”為主題的交友活動在湖北三峽移民博物館上演,20余名青年在青銅器與移民史詩的環(huán)繞中,開啟了一場穿越時空的“尋愛之旅”。
活動以博物館藏品為切入點,將本土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巧妙融入社交環(huán)節(jié)。以江離、白芷、?杜衡、?薜荔等24種楚辭香草香木賦予參與者身份,進行男女分組。在“你劃我猜”互動游戲中,青年男女以移民文物、屈鄉(xiāng)美食、民俗文化等為關鍵詞分組協(xié)作,在比畫與猜詞中展現(xiàn)默契,前三組還獲贈了主辦方精心準備的文創(chuàng)禮品。
隨后,“有鳳來宜”心動劇場導師帶領青年們進入“愛與生命”主題演繹。參與者化身劇中角色,在“移民故事”與“當代婚戀”交織的劇情中,探討親密關系中的溝通、理解與成長。通過角色扮演,青年們沉浸式體驗不同時代的愛情觀,在互動分享中直面自身情感訴求,打破了傳統(tǒng)相親的尷尬模式。
活動尾聲,10余對青年互留聯(lián)系方式,公益紅娘將持續(xù)跟進服務。“這種把歷史文化和情感探索結合的形式很新穎,沒有傳統(tǒng)相親的壓力,反而在體驗中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參與者小李表示。
今年,市婦聯(lián)創(chuàng)新實施“幸福婚戀服務行動”,聚焦服務場景多元化,在全市打造24家婚戀服務站,為青年打造浪漫全城的“來電之約”。
此次活動由市婦聯(lián)指導,秭歸縣婦聯(lián)、秭歸縣總工會等多家單位聯(lián)動,助力青年共赴“5·20”浪漫之約。區(qū)別于傳統(tǒng)聯(lián)誼活動,本次“心動劇場”通過“體驗式社交+精準化服務”雙軌并行、“文物+社交”的設計,助力青年建立深度連接。
愛滿峽江 緣聚有你
2025年首場殘疾人交友聯(lián)誼活動溫暖開啟
三峽日報訊(記者王英、通訊員湯斌斌)5月20日,“愛滿峽江?緣聚有你”殘疾人交友聯(lián)誼活動在西陵區(qū)滿意樓溫暖開啟,30多名殘障青年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敞開心扉、展現(xiàn)風采、結交益友。
活動以“愛”為主線設計多重環(huán)節(jié),暖場音樂秀《愛你》傳遞溫情;三峽大學學生一場《浪漫櫻花》熱舞點燃現(xiàn)場氛圍,舞者用靈動舞姿為活動注入愛的浪漫基調(diào);“桃花朵朵開”“油鹽醬醋茶”等破冰游戲打破陌生感,讓嘉賓在輕松氛圍中勇敢介紹自我;“音樂猜猜樂”“5秒幸福劇場”等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創(chuàng)意與默契,小組積分機制更添協(xié)作樂趣;“眾里尋ta”環(huán)節(jié)中,嘉賓按“角色牌”尋覓緣分,共同制作“心動記憶”手作;最終的“心動告白”時刻,手寫祝福明信片與玫瑰傳遞真摯心意,現(xiàn)場洋溢著勇敢追愛的溫暖力量。
26歲的子奧和23歲的玉秋相互表白,現(xiàn)場牽手成功。玉秋的母親高興地說:“感謝殘聯(lián),組織了這么好的交友活動。”市殘聯(lián)青年研學班的6名學員到場開展志愿服務,為殘疾人交友活動提供幫助。
近年來,市殘聯(lián)不斷提升殘疾人服務水平,通過搭建平臺、開展婚戀指導、舉行交友聯(lián)誼等活動,鼓勵殘疾人自強自立,平等融入社會生活。未來,市殘聯(lián)將持續(xù)關注殘疾人需求,凝聚社會各界力量,共同營造理解、尊重、包容的社會環(huán)境,讓每一個生命都能在愛與溫暖中綻放光彩。
新政策催熱結婚潮
“5·20”我市497對新人喜結連理
三峽日報訊(記者時剛,通訊員張永勇、王桂芳)5月20日因諧音“我愛你”成為結婚登記的熱門日期。今年“5·20”是新修訂的《婚姻登記條例》實施后的首個結婚登記高峰日。當天,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全市各婚姻登記處通過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舉措為新人們送上了貼心服務與美好祝福。截至17時,全市共辦理結婚登記497對,數(shù)量相比去年“5·20”增加20%。
據(jù)了解,為應對“5·20”婚姻登記高峰,我市各婚姻登記處提前謀劃部署,通過合理增設臨時登記窗口,延長上班登記時間,調(diào)配業(yè)務骨干充實一線力量等方式切實為新人提供周到服務。同時,優(yōu)化婚姻登記預約系統(tǒng),簡化操作流程,市民通過官方網(wǎng)站、鄂匯辦APP提前完成線上預約,提前準備齊全身份證等登記材料,極大節(jié)省了現(xiàn)場辦理時間。
“新政策取消戶籍限制,并簡化材料,實現(xiàn)婚姻登記‘全國通辦’。內(nèi)地居民跨省辦理婚姻登記,僅需攜帶身份證及3張2寸同版照片即可領證,一定程度激發(fā)了新人們的結婚熱情。”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自5月10日“全國通辦”實施以來,我市共辦理結婚登記950對,較去年同期增長58%。今后各婚姻登記處也將通過優(yōu)化服務流程、創(chuàng)新服務形式、營造溫馨氛圍等舉措,為新人提供優(yōu)質(zhì)高效的婚姻登記服務。
宜都:打造婚旅經(jīng)濟新地標
三峽日報訊(記者孫玉敏)5月20日,宜都市鱘龍水街國風婚姻登記點迎來了一波登記熱潮。作為全省首創(chuàng)的沉浸式傳統(tǒng)婚俗文化體驗點,該登記點以百囍圖長廊、歷代婚證展陳、唐宋明制婚服展示等特色布景,吸引了眾多來自市內(nèi)外的準新人預約、打卡。
自婚姻登記新規(guī)實施之日起,宜都市民政局就向全國青年發(fā)出誠摯邀約,歡迎大家到宜都領證,體驗獨特的婚俗文化與絕美風光,共收到10對異地或跨省新人的預約。宜都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主任鄧苑虹介紹,外地新人前來領證的同時,我們還積極向他們推介三峽千古情、清江灣旅游度假區(qū)等特色景區(qū),致力于打造婚旅經(jīng)濟新地標。
當天上午,宗先生和劉女士早早地就從宜昌趕到這里。等候過程中,新人們駐足拍攝復刻的明清婚書、傳統(tǒng)婚服等展品,而化身跟拍攝影師的工作人員則全程記錄新人的甜蜜時刻。“浪漫色彩與傳統(tǒng)文化交織,讓這一天更加難忘。”劉女士說。
當陽:99朵玫瑰見證甜蜜誓言
三峽日報訊(記者尤蔓、通訊員曹驍)5月20日清晨,當陽市市民之家二樓婚姻登記窗口外,精心打扮的新人們早早排起長隊,甜蜜與期待的氛圍在空氣中彌漫。
當陽市民政局提前精心安排,引導新人們線上錯峰辦理。婚姻登記處內(nèi),頒證大廳布置一新,99朵鮮艷的玫瑰花浪漫綻放、花香四溢。登記處全員上崗,并協(xié)調(diào)抽調(diào)1名醫(yī)生參與婚檢工作,確保登記流程順暢高效。來自重慶的殷明軍、胡曉燕夫婦當天感受到了跨省辦理的便利,高興地說:“現(xiàn)在不需要戶口本,在當陽領證特別順利!”
上午9時9分,首場集體頒證及宣誓儀式舉行,5對新人許下對彼此一生的承諾。全天共組織3場集體宣誓頒證活動。當陽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楊琴結合“局長駐窗”,現(xiàn)場為領證新人們開展婚姻家庭普法及婚俗改革宣傳,倡導拒絕高價彩禮,弘揚簡約文明婚俗新風。
夷陵:家風課堂倡導婚嫁新風
三峽日報訊(記者譚強明、通訊員許舜華)5月20日上午,夷陵區(qū)在小溪塔森林公園婚慶廣場舉辦“愛聚夷陵‘城’就未來”新婚集體頒證儀式暨青年筑城行動。10對新人在綠意盎然的公園中立下誓言,以文明婚俗新風開啟幸福人生。
清晨,新人們乘坐觀光車穿行于森林公園的綠蔭花徑,宛如步入童話世界。在玻璃屋的結婚登記點,新人按照流程有序辦理登記手續(xù),認真簽署《文明婚俗倡議書》,并接受婚姻家庭輔導服務,隨后攜手漫步花道。10時8分,頒證儀式正式開始,新人們集體宣讀結婚誓詞。特邀嘉賓為新人頒發(fā)結婚證書,并送上誠摯祝福。儀式結束后,新人們攜手在花田種下愛情種子向日葵。這一刻,藍天為幕,綠草為席,莊重與浪漫交織,成為新人們終生難忘的記憶。
西陵:提前開門提供貼心服務
三峽日報訊(記者嚴曉冬)5月20日下午,新人馬文輝和付晴芳手牽手走進西陵區(qū)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他們上午在這里已經(jīng)辦理了結婚登記,全程很順利,下午專程約了攝影師回來拍攝合影,記錄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
為了給新人們提供貼心服務,西陵區(qū)民政局調(diào)來8名職工進行支援,辦理窗口從3個增加到4個。現(xiàn)場,志愿者幫助新人們提前復印好相關資料,最大限度減少等待時間。“這兩天,我們的開門時間也從平時的上午9點提前到8點20分,中午休息一小時后,下午1點恢復窗口服務。”西陵區(qū)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主任佘瓊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