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都融媒訊(記者 關春玉)近日,宜昌達門船舶電焊工、管工項目化培訓班在宜都綠色智能船舶產業園開班,首批19名學員參訓。
本次培訓由市人社局和達門船舶共同舉辦,為期13天,課程設置緊密結合船舶制造實際,采用“理論教學+崗位實操”一體化模式,旨在讓學員快速掌握技能、融入企業環境。

“今天,首先(強調的)是安全,然后就是設備的實操(訓練),加上一些基礎理論的學習。通過今天的學習,對我今后入職達門船廠有了更強大的信心。”學員馬俊杰談及首日培訓收獲時說道。
在宜昌達門船舶有限公司舾裝車間,入職四個多月的電焊工羅雙艷正熟練地進行大直徑管道焊接作業,她是此前市就業訓練中心與達門船舶聯合舉辦的定向焊接培訓班的學員,憑借培訓期間的優異表現,她于今年6月順利入職,實現了從培訓到就業的“無縫銜接”。

宜昌達門船舶有限公司舾裝車間焊工組電焊工羅雙艷對該培訓模式贊不絕口:“我覺得通過這樣的培訓方式,特別方便,省去了投簡歷(的時間),沒有空窗期,對我的幫助特別大。”
據了解,達門船舶主要建造出口型鋼質海船,產品工藝標準高,對技能工人的專業素養要求尤為嚴格。企業反映,通過常規社會招聘往往難以匹配到合適人選。今年,通過與市人社局合作開展“訂單式”項目化培訓,培訓內容更貼合船舶建造的實際需求與環境,使學員在掌握技能的同時,提前熟悉企業標準。經雙向選擇,實現了企業與學員的“雙向奔赴”。

宜昌達門船舶有限公司培訓中心培訓師李晶介紹:“(學員)在經過13天的培訓之后,要參加我們的一個培訓考核,在考核合格之后,我們就會擇優錄取,加入我們達門船舶(的)大家庭。目前,有大概37個人加入了我們達門船舶的大家庭,他們對企業的就業環境還(是)比較滿意。”
市人社局始終秉持“以技能促就業、以就業謀發展”的工作理念,創新構建了“企業下單、政府接單、學員選單”的“三單制”培訓模式。今年以來,已開展焊工、電工、養老護理員等“訂單式”“項目化”培訓11期,為企業輸送技能人才382人,助力人才就業與企業用工“無縫銜接”。
市人社局考試培訓中心主任魏宇表示:“接下來,市人社局將聚焦重點領域用工需求,持續開展‘訂單式’項目化培訓班,提升勞動者技能水平,實現技能就業,為我市產業發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責編:李忠益 劉娟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