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都融媒訊(記者 何明君 鄭振亞)近日,市應急管理局在全市11個鄉鎮街道、重點村、社區部署的50個應急叫應終端已全面投入使用。這些終端以“日常宣傳 + 應急響應”的雙重功能為核心,成為基層安全守護的“硬核力量”。
9月18日,記者在陸城街道錦江社區廣場看到,應急叫應終端正循環播報安全提醒,清晰的語音在社區內回蕩,引起了不少居民的關注。
“這個通知聲音特別響,還經常播放防溺水的一些知識,家里小孩都銘記在心。上一次下暴雨它一響,我們心里就有數了,馬上回家關門窗、收衣服。”市民何克海談及終端的作用,言語間滿是認可。

防溺水知識播報是應急叫應終端非應急時期的重點工作,以聚焦“宣傳安全知識、筑牢思想根基”為核心任務,把消防、急救等基礎安全常識融入日常,提升全民安全防范能力。
市應急管理局指揮中心主任張春國介紹:“我們部署這套應急叫應系統,就是為了解決預警信息傳遞‘最后一公里’的難題。它的創新在于‘平戰結合’,既是平時的‘宣傳哨兵’,也是戰時的‘應急尖兵’。”
在9月初的強降雨過程中,應急叫應終端及時啟動應急模式,通過高分貝廣播向周邊群眾發布風險預警,并實時回傳現場圖片至指揮中心,為應急決策提供了重要信息支持。

陸城街道尾筆村災害信息員王萬元說:“以前發通知要挨家挨戶地跑,現在應急喇叭一響,收到應急信息后,我們能立即通知村民轉移,應急的時候是真快。尤其是幫到了不會用智能手機的老人,減少了村民生命財產的損失。”
相比傳統預警方式,應急叫應終端實現了信息“秒級傳遞”,覆蓋范圍也更廣。據統計,自今年5月8日終端投用以來,50個終端已累計發送各類預警廣播150次,采集并上傳現場險情圖片8張,為應急指揮部門制定救援方案提供了重要支撐。
市應急管理局指揮中心主任張春國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根據運行情況持續完善終端功能,廣泛收集群眾反饋意見,讓終端服務更貼合群眾需求,進一步提升應急管理的精準性和實效性。”
(責編:李虹 劉娟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