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梁柔雪)11月12日,宜都市市場監管局接到投訴,彭先生于2021年6月在宜都某珠寶店購買了一款足金手鐲(一口價)10697元,并于同年11月11日在該店對同類型手鐲進行了置換,金額11316元,近日,彭先生欲再次置換同類型商品,商家告知其需支付6000元左右的費用,彭先生認為該收費不合理,協商未果,遂投訴至市場監管局。
宜都市市場監管局受理該投訴后,立即展開相關調查核實工作,通過實地查看、翻閱資料發現,該珠寶店收取的工費,前期既沒有文字的約定也未在店堂顯眼位置公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關法律規定,宜都市市場監管局對該商家進行了批評教育,并于11月14日組織彭先生和商家進行了調解,雙方達成共識,商家收取1800元折舊費,其他按多退少補的原則進行買賣。
在此,宜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黃金首飾時特別要注意三個方面:
一、關注黃金首飾的純度和標識。根據國家標準《GB 11887-2012 首飾 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的規定,金及其合金根據純度分為9K(375‰)、14K(585‰)、18K(750‰)、22K(916‰)、足金(990‰),而通俗地說就是凡是足金含金量必須是99以上,有三個999俗稱千足金,有四個9999俗稱萬足金,由于國家改變了標注純度方式,所以現在凡是標稱足金的其含量必須達到990‰,而純度在商品標識上都有清晰的標注。國家規定黃金首飾必須要有標識,標識就是黃金首飾的身份證,黃金首飾的一切信息,標識上都有規范的標注。
二、關注黃金首飾的銷售方式。黃金首飾的價格組成一般是黃金克數+工藝費=黃金首飾價格。黃金首飾通俗分為二種銷售方式,一是一口價的銷售,二是按克計重銷售。一口價的黃金首飾其價格、重量和純度不一定成正比。也許一口價的黃金首飾是18K、22K金或者是足金,消費者在購買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以免產生糾紛。
三、一定要事前了解黃金首飾置換時的工費和折舊費的收取方式。國家在2001年8月1日后,就對黃金飾品的價格放開了,黃金克數、工藝費、折舊費的價格都是隨行就市,國家沒有統一的標準,存在即是合理,消費者在購買黃金首飾時一定要多問商家對事后黃金首飾的置換是如何規定的,為后面的黃金首飾置換、消費創造條件。
(責編:向姝 李華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