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
2024年湖北經濟運行情況公布
全省首個千億縣——仙桃
經濟總量再度邁上新臺階
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
突破1100億元大關
達到1125.13億元
實現百億增量目標
↗↗↗


這是仙桃繼2022年躋身全國千億縣域俱樂部后,實現的城市能級的又一次躍升。賽迪顧問中部縣域經濟研究中心負責人楊婷婷說,千億縣仙桃又實現“百億”增量,離不開產業的持續轉型升級,必將促進湖北省縣域經濟百強進位、千億擴容,為湖北加快建成支點提供有力支撐。

按不變價計算,2024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37.93億元,同比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為483.17億元,同比增長6.6%;第三產業增加值為504.04億元,同比增長5.6%。2024年,面對“一難兩難多難”“既要又要還要”的多重挑戰,仙桃聚焦聚力“產業第一、項目為王”,以非常之為破解發展之難,交出了難中求成、競進有為的發展新答卷。仙桃市發改委主要負責人說,百億增量不但是“量”的提升,更是“質”的飛躍。

結構更優,三產比重近半。仙桃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推動從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變。2020年起,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首次超過第二產業成為第一大產業;2024年,三次產業占比為12.3:42.9:44.8。重點產業、重大企業發展“熱辣滾燙”,釋放澎湃動能。2024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7%,增速居全省第3位;全年新簽約、新開工、新投產、滾動技改億元以上項目154個、109個、103個、110個;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40.14 億元, 增長 11.2% ;研發投入達到15.8億元,增長62.8%,增速居全省第2位。容百鋰電全年增量12.04億元,增速達到121.87%;摩擦一號全年增量9.89億元,增速達到138.69%;華潤電力綠電規模持續擴大,增長92.8%;六合天輪、富士和等傳統汽車零部件企業轉向新能源賽道,行業產值同比增長29.7%,產業版圖不斷提質擴容。做優“土特產”,以產業振興賦能鄉村振興。認真貫徹省“鱔七條”,制訂出臺“米九條”,大力實施沔農精品行動、種業振興工程,持續推動一粒米、一條魚、一朵花等農業優勢產業延鏈補鏈強鏈。作為農業第一富民產業,2024年仙桃黃鱔總產量突破10萬噸,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100億元,同比增長28.1%,鱔農養殖畝均年純收入2萬多元。服務業質效并進,消費活力充分釋放。1-11月,全市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42.45億元,同比增長6.6%;規模以上其它營利性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14.60億元,同比增長32.9%,居全省第一。新城控股集團投資新建的仙桃吾悅廣場,刷新城市消費業態,開業即火,實現年銷售額4.5億元。季季有主題、月月有活動,春跑馬拉松、夏競龍舟賽、秋品黃鱔季、冬賞花燈展“四季仙桃”品牌活動拉動城鄉消費提振;落實以舊換新政策,先后舉辦60余場次專題促消費活動,累計補貼金額1.08億元,拉動消費6.18億元,核銷率居全省第二。

從百億到千億再到新千億,追溯仙桃的發展脈絡,每一次跨越都是一部迎難而上、向難求成的奮斗史。
2002年,仙桃地區生產總值僅百億元,2013年過500億元,2022年達到1013.14億元,成為湖北唯一“千億縣”。奮進新千億,建設示范區,仙桃持續按照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同類地區”要求,向百億增量、萬元增收進發。2024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再上一個臺階,突破1100億元大關。

自2017年重返“百強”后,仙桃連續8年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爭先進位,連續4年位列全省首位,居全國第54位,位列中國縣域發展潛力百強第22位、中國縣域新質生產力綜合指數百強第57位、全國縣域投資競爭力百強第78位,縣域百強的質效更優。

“仙桃成績單背后的密碼值得探索,可為湖北縣域經濟發展提供示范和借鑒。”武漢大學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吳傳清說,下段仙桃應堅持產業煥新,進一步壯大特色優勢產業,以科技強支撐產業強,以產業強帶動經濟強。
站在新起點,仙桃堅決扛起四化同步發展示范區建設責任使命,努力在湖北“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城鄉融合發展”上當標桿、做表率,深入實施“項目投資提質”“消費煥新提振”“基層基礎提升”三大行動,抬升標桿敢快干、奮楫篤行爭一流,為湖北建成支點展現仙桃作為,為全省“百強縣進位、千億縣擴容”作出仙桃貢獻。

千億擴容 從“新”出發——寫在仙桃GDP突破1100億元之際
城市的發展進程,猶如環環相扣的樂章,不斷鳴響動人的旋律。
1月22日,仙桃人民收獲振奮人心的新春禮物——2024年仙桃GDP突破1100億元大關,達到1125.13億元,實現百億增量目標。
仙桃,保持旺盛“城市生長力”,站上千億擴容的新起點。
百億增量,內涵豐富,意義深遠。
對仙桃而言,這是一個數字臺階,更是一個信心臺基。實現千億后的新跨越,對內樹立起更昂揚的發展信心,對外展現出更強勁的城市競爭力。
歷史性的突破,只有放在歷史維度中考量,才愈發彰顯價值。
2022年,仙桃GDP達到1013.14億元,躋身全國千億縣域俱樂部,為湖北縣域經濟發展拼出里程碑式跨越。
站上千億高度,仙桃以“跳起摘桃”的姿態,提出百億增量年度目標,邁上奮進新千億征程。這不是“凌空虛蹈”,而是一座城市對自身發展的底氣所在、科學預判。
2017年至2022年,仙桃經濟規模連年實現突破,地區生產總值先后跨越700億元、800億元、900億元、1000億元4個關口。一年一大步,仙桃動力澎湃、活力無限。
能不能實現年度百億增量,看似簡單的數字攀升背后,是對過去的延續、對未來的期許,更是對仙桃發展韌勁與后勁的“試金石”。
邁上1100億元臺階,仙桃做到了!經濟體量的擴大,預期目標的實現,縣域經濟發展實力更足、成色更優、后勁更大,將更好支撐仙桃在湖北“百強縣進位、千億縣擴容”中當先鋒、打頭陣,更好地在建成支點中貢獻更大“仙桃作為”。
百億增量,來之不易,值得銘記。
爬坡過坎,克難奮進,向難求成。市政府工作報告用三個關鍵詞,回望過去一年仙桃的發展足跡。
爬坡過坎!競爭激烈的城市發展角逐中,做到連年進位是謂“坡”;越來越高的總量分母,保持穩定增長率是謂“坎”。
克難奮進!“難”在哪?有“一難兩難多難”“既要又要還要”的多重挑戰,有內外部環境影響下主導產業增長乏力的復雜局面。
向難求成!“成”幾何?仙桃全力以赴穩增長,交出了持續向好、量質并進的奮進答卷——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9%,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37.93億元、同比增長4.0%,483.17億元、同比增長6.6%,504.04億元、同比增長5.6%,主要經濟指標堅挺上揚,且結構更趨優化。
再攀一座數據高峰,何以仙桃?山一程水一程,跋山涉水之足跡清晰可見,有“量”的擴張,更有“質”的支撐。
看增量,這是體量更大、實力更強的增長。去年,仙桃全年新簽約、新開工、新投產、滾動技改億元以上項目154個、109個、103個、110個,“四百”工程突破性完成。
看質量,這是創新更強、后勁更足的增長。構建現代紡織服裝、智能智造及電子信息、食品及生物醫藥主導產業,以及低空經濟、低碳經濟未來產業“3+2”現代產業體系。搭建“飛織鏈”“仙鱔鏈”等市級平臺,著力打通產業鏈供需對接的斷點、堵點、卡點。
可以說,仙桃的百億增量之路,達到了“經濟增長穩中有進”和“質量效益持續提升”的發展預期。
百億增量,是新臺階,更是新起點。
如何理解這個新?就是在新的方陣中來重定發展坐標,在新的坐標系中以更高定位、更高標準、更高要求來更好地謀劃推動發展,在新的挑戰中干好、干快、干成。
仙桃千億擴容、百億增量,躍上更高的發展平臺,意味著要當好領頭羊,在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放大優勢、持續領跑;意味著要敢向強者賽,在全國縣域經濟千億俱樂部中追風趕月、快馬加鞭。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
仙桃提出,貫徹“小馬快跑”工作要求,發揚“跳起摘桃”進取精神,圍繞“奮進新千億、建設示范區”奮斗目標,錨定“一城兩區兩基地”定位,緊盯“百強進位、千億擴容”年度目標,為湖北“百強縣進位、千億縣擴容”作出仙桃貢獻,力爭在全省率先挺進全國縣域50強。
置身新方位,錨定新目標,拼出新作為,既是贏得未來區域競爭的長遠所需,也是仙桃加快自身高質量發展的當務之急。
千億擴容,從“新”出發,仙桃“新”力滿滿——聚焦聚力“改革創新”,厚植高質量發展新動能;聚焦聚力“水網煥新”,推動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良性互動;聚焦聚力“產業向新”,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聚焦聚力“城市更新”,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聚焦聚力“惠民上新”,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歲月輪轉,又是一個嶄新起點。向著春天出發,仙桃時刻保持歸零心態、攀登姿態、奮發狀態,“定不負云起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