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周三,這天對湖北省宜都市五眼泉鎮拖溪村二組周家垴12戶農戶來說,是個喜日子。一條長150米的茶山公路硬化完工,困擾農戶們多年的煩心事,徹徹底底解決了。
今年10月27日,82歲的老黨員詹發益到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咨詢2024年城鄉居民醫保的事。駐村第一書記鄢星明正和村書記劉大勇正盤算著對村里的老茶樹做點什么文章,一旁的詹發益忍不住“插話”道:我們垴的茶樹真是純天然老茶樹,就是路不好,采茶賣葉都不方便,好茶葉白白浪費了。鄢星明一聽坐不住了,當即邀請老人帶著他一起去實地看看。
周家垴有茶山20畝,但坡陡路窄,老百姓采茶后運輸十分困難,不是車上不去,就是車下不來,趕上雨天,更是不安全。村里之前多次想重修這條路,一是資金有限,二是農戶們覺得茶園收益不高,修路積極性不大。
隨著宜都市全域旅游的推進,拖溪村被納入精品路線“兩溪兩橋”旅游環線,無污染、無公害的拖溪茶葉也成了來往游客爭先采購的“香餑餑”,嘗到甜頭的農戶們迫切想要拓寬這條路。
群眾有需求,咱就想法干!
當天下午,拖溪村組織12戶戶主召開屋場會,在村民譚遠清家的道場,鄢星明率先打包票:“修路所需的原材料由我們駐村工作隊和村委會想辦法,不要村民出一分錢,但要咱自個兒出工出力來修一下。”
“同意,同意,我們家有模板子,到時我帶上”“我家那口子在城里干泥瓦匠,我讓他回來干”......,大家爭相攬活,生怕自己落后一步。僅僅半小時,就商定了修路事宜。
心往一處擰、勁往一處使。鄢星明和村干部們走訪企業,爭取到了50方混凝土,村民們提前騰地騰田,清理雜草,修整溝坎,為修路做好準備。
11月29日上午8點半,混凝土送到,早早等在一邊的12戶農戶馬上開始投入修路,建模、平鋪、規整、引水……與村干部、駐村工作隊一起干得熱火朝天。
下午6點,這段長150米的茶山公路完成硬化。
農戶謝輝榮尤為激動,他家的茶園在路的最盡頭,“路修好了,我這把老骨頭還可以多采幾年茶,也讓更多外地來的游客喝到咱拖溪的好茶葉。”
“以前是村干部苦口婆心做工作讓大家干,現在,大家按自己要求修路,主動無償讓地,只為能發展,人心特別齊。”鄢星明感嘆道。
修通的不僅是茶葉運輸路,更是凝聚民情的“寬心”路。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宜都市通過一場場開在田間地頭、房前屋后的屋場會、“圍樓夜話”會,持續深化“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引導群眾從“看客”變為“參與者”,從這是“村里的事”到這是咱“自個兒的事”,牢牢地把人民群眾凝聚在一起,共同締造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著力為基層社會治理和鄉村振興培育旺盛的內生動力。截至目前,宜都市市鎮兩級黨員領導干部清單化領辦的民生實事、小事共計400余件,辦結率已達到85%,將力爭在年底前全部完成。(周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