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唐宇雪)近日,中國化工經濟技術發展中心發布“十四五”中國化工園區競爭力研究成果,宜都化工園憑借綜合實力突出表現,成功入選“十四五”具有競爭力優勢化工園區”,再添一項國家級權威認可。
此次競爭力研究從多維度全面評估全國化工園區發展水平,評估體系涵蓋產業發展、安全環保、創新智慧等關鍵核心指標。宜都化工園的成功入選,是對其在各領域深耕實踐的充分肯定。
事實上,這并非宜都化工園首次斬獲權威榮譽。此前,園區已先后獲評國家綠色工業園區、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全國第七批智慧化工園、全國首個中國化工學會園區類繼續教育基地,入圍2025年化工園區綜合競爭力百強。此外,其新能源材料產業集群也成功入選湖北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
亮眼的產業成績單背后,是宜都化工園在產業發展、綠色安全與創新賦能等多維度的持續發力。
聚鏈強基,龍頭引領
作為宜昌市重點打造的精細磷化中心之一,宜都化工園已形成以新洋豐、宜化、宜都興發、鄂中生態、華陽化工等為代表的龍頭企業矩陣。
園區聚焦精細化工與新能源材料兩大主導產業,產品體系覆蓋高端氟硅專用化學品、磷系新能源材料、精細化工原料等高附加值領域。其中,華陽化工紫外線吸收劑全球市場占有率達60%,成為寶潔、歐萊雅等國際巨頭的重要全球供應商,穩居行業領先地位,構建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
綠色轉型,破局圍江
宜都化工園以宜化楚星搬遷升級項目為突破口,成功破解“化工圍江”困境,為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轉型提供了示范。
通過整體搬遷和技術改造,該園區實現了從傳統化肥生產向高端化、功能化、特色化的產業鏈躍升。項目采用行業領先技術,實現副產磷石膏全量化無害處理、含磷廢水全循環零排放。
在智能制造賦能下,人均生產效率突破1000萬元,較傳統模式提升近3倍,重塑了化工產業高耗能、低效率的舊有形象。
創新搭橋,成果轉換
宜都化工園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現擁有創新平臺13個,新物種企業9家,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9家、高新技術企業2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7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9家,5G工廠1家,形成多元梯度的創新企業集群。
全省首家遵循國際HSE管理標準的綠色精細化工中試平臺落地園區,已為近20家園區內外企業提供技術服務,有效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推動創新成果本地轉化率突破60%,實現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
智慧技防,安全護航
宜都化工園建成集智慧管理、安全風險防控、危化品車輛管控等系統于一體的智慧監管平臺,實現了從“人防”到“技防”的質的飛躍。
平臺構建安全基礎管理、重大危險源監管等六大功能模塊,結合無人機巡飛系統,形成“地空一體”的智能監管網絡,為園區封閉化管理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撐,大幅提升安全環保管理效能,為高質量發展筑牢安全屏障。
立足新起點,宜都化工園將持續推動綠色與發展協同、安全與創新融合,瞄準新能源材料千億級產業集群目標,加快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全面推進“智轉數改”,提升園區綜合治理能力,穩步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責編:向姝 李華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