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記者 熊婷婷)五眼泉鎮以服務企業、保障民生為核心,扎實開展“三訪”和“四大專項行動”,組織干部主動深入田間地頭和企業一線,精準對接需求,切實解決企業發展中的痛點難點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實實在在的行動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增進民生福祉。

華宜優谷(湖北省)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是位于五眼泉鎮弭水橋村的一家新投產的農業公司,主要從事菌類的種植生產。今年上半年,在企業準備投建智能大棚和冷庫時,卻發現現有電力容量無法滿足設備的用電需求。
華宜優谷(湖北省)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許云鋒當時特別著急,他說:“如果電不能迅速接進來,我們整個建設都無法進行,還有種植也無法進行下去。整個智能大棚就沒辦法來控制溫度、濕度,我們的赤松茸和羊肚菌種下去,(生長)環境得不到保障。”

在對企業的常態化走訪中,鎮政府工作人員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問題,并迅速行動。分管領導主動對接供電所,并安排專人陪同企業辦理相關手續。從申報到安裝,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一座嶄新的200kVA變壓器就成功接通,保障了企業后續生產的順利推進。
五眼泉鎮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薛正文說:“五眼泉鎮的招商理念一直以來都是不能一簽了之。我們一直認為,后續的服務保障才是留住企業、助力企業發展的關鍵,所以在招商引資的企業進駐五眼泉鎮之后,我們會進行一個長期性、常態化的走訪,讓他們能夠更好地進行生產經營。”

企業的難題高效解決,村民的訴求同樣被放在心上。在走訪中,五眼泉鎮龍口子村一條長約400米的“斷頭路”成為村民反映最強烈的出行難題。該路段涉及40多戶村民,需要繞行2公里才能上主干道,給村民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五眼泉鎮龍口子村黨總支書記朱華介紹:“通過走訪,群眾多次反映,陳家老屋(附近)一條大約400米長的斷頭路通行不方便。后來我們通過召開屋場會,讓群眾參與、出謀劃策,村里出材料、出挖機來共同把這條路修通。”

村里出資,群眾無償讓地、投工投勞,僅用一個月時間,這條“民心路”便實現了貫通。下一步,村里還將積極向交通部門爭取硬化路指標,持續優化村民的出行條件。
“現在我們有了(新)路,路程就很近,只要幾分鐘就上了大路,時間上大大地縮短了,對我們老年人來說太好了,減輕了體力。”五眼泉鎮龍口子村村民陳清福開心地說道。

今年以來,五眼泉鎮扎實開展“三訪”和“四大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全鎮200余名干部共走訪群眾2100余戶、企業72家,收集問題165個,解決問題126個,實現了社情民意了解到位、矛盾問題排查到位、發展建議征集到位。
五眼泉鎮黨委副書記、提名鎮長鄧世琛表示:“(接)下來,我們將以大走訪為契機,調配更多資源力量,持續深化‘走訪+服務’的工作模式,切實(做到)‘走到邊、講到位、訪得深’,實現社情民意‘了解到位’、矛盾問題‘排查到位’、發展建議‘征集到位’,扎實推動各項民生實事辦理,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責編:李虹 劉娟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