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都融媒訊(記者 關春玉 江傳堃 通訊員 陳波)初冬時節,潘家灣土家族鄉梁山村種植的龍芽白菜迎來豐收。憑借清甜脆嫩的獨特品質,龍芽白菜一經推出便供不應求,成為消費市場的搶手貨。


11月10日,在梁山村的分揀大棚內,村民們正有條不紊地將剛采收的龍芽白菜進行去葉、修根、打包、貼標后,整齊裝箱,準備發往各地。龍芽白菜吸引了眾多回頭客,甚至有客戶專程前來提貨。
客戶魏福生笑著說:“我已經回購了上10回。我昨天還沒訂到,今天來了得買十幾件,給在廣州、武漢的朋友們送點。”


龍芽白菜的優良品質,得益于潘家灣獨特的高山氣候。這里海拔較高,晝夜溫差大,使得白菜生長期長達80天左右,造就了其清甜脆嫩的獨特口感,成為備受市場青睞的綠色食品。
金萱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杜永軍給我們算了筆豐收賬:“今年,我們的龍芽在11月9日就開始上市第一批,采收期能一直到元月10日。今年我們的龍芽白菜比去年增加了100多畝,現在已經達到了400畝。今年龍芽白菜的產量可能在5000斤左右,預計每畝收益可以達到2萬塊。”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石。梁山村通過“村集體+市場主體”的合作模式,在做強經營主體、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有效帶動了周邊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此外,村集體還積極發展當歸等中藥材種植,有效拓寬了增收渠道,形成了多元發展的產業新格局。
梁山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張愛民介紹:“中藥材我們種的是大荷當歸,今年我們村集體發展了100多畝,市場主體也有100多畝。這一塊可以給村集體帶來5萬到10萬元的收入,老百姓人均(能)增收1000元。”

潘家灣土家族鄉積極探索“黨建引領+供銷載體+集體運作+直播賦能”的“潘家灣模式”,正持續為農產品拓寬銷售渠道。通過直播助農、短視頻推廣等方式,龍芽白菜等特色農產品通過抖音、微信小程序等平臺直達全國消費者,實現線上線下同步熱銷。
潘家灣土家族鄉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副主任陳波介紹:“我們還立足梁山村半高山蔬菜產業發展,向上爭取‘產業強村’智能化育苗場建設項目,通過溫度控制、水肥一體化、自動噴灌系統,以智能化育苗為重點,以提高生產力和提升育苗質效的目標,助力產業發展。”
(責編:李虹 劉娟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