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 2023年以來,宜都市稅務局積極推進稅費共治工作,以項目建設為依托,構建“黨政領導、稅務主責、部門合作、司法保障、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稅費共治新格局,融入地方財源建設高質量發展。
建立“四辦合一”機制,重點工作“清單化”。推動出臺《宜都市稅費共治實施辦法(試行)》,成立全市稅費共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積極主動向市政府匯報,將稅費共治工作融入地方財源建設大盤子中統籌推進。聯合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將全市稅費共治領導小組辦公室、財源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筑業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納稅人滿意度領導小組辦公室“四辦合一”,成立宜都市財稅服務中心,辦公地點設在市財政局,市稅務局領導任服務中心主任。明確崗位職責,制定全年工作計劃,按月發布重點工作清單。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稅費共治促進財源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和《關于建立財源建設(稅費共治)專管員制度的通知》,壓實考核責任。每個季度對部門和鄉鎮開展稅費共治考核,按月對各鄉鎮開展至少一次走訪或座談,收集稅費共治和財源建設工作遇到的困難和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全年共開展鄉鎮走訪17次,收集問題12條。
打造信息交互平臺,數據運用“智慧化”。加強智慧征管,激發智慧稅務新潛能。依托全市大數據管理職能,全市財源建設信息平臺,加快推進財稅綜合信息平臺建設,并將全市30余家市直單位的涉稅信息納入平臺,實現涉稅信息實時共享。各部門按照信息安全要求,交互信息數據。建立行業風險預警指數,系統自動歸集,靶向分析比對后,下發分局核實征收,增強稅務部門在金融交易,外來建安企業稅收管理、礦山碼頭稅源管理、房產土地信息漏征、村集體、社區資產清理,法院司法拍賣等稅收征管薄弱環節的征收。2023年全年,共完成風險應對稅收收入2.59億元,完成建安稅收收入2.24億元。
創新“兩網合一”模式,基礎管理“網格化”。密織綜治稅治網格“兩網合一”,將稅收網格化管理融入全市社區網格管理中,強化鄉鎮政府屬地管稅,聯合鄉鎮建立建安稅管理臺賬、招引企業全生命周期臺賬,稅源預測管理臺賬,做到“三賬同管”,強化社區網格滿意度走訪和宣傳覆蓋率100%,持續優化全市營商環境。2023年10月以來,市稅費共治辦、市委政法委網格監管中心,到全市11個鄉鎮、街道辦事處、松宜礦區聯合開展稅治綜治網格員稅費共治培訓,培訓內容涵蓋稅費優惠政策宣傳、建安稅收臺賬管理、招引落戶企業臺賬管理、居民使用“楚稅通”繳納社保醫保、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和提升納稅人滿意度宣傳等內容。各鄉鎮共治辦、網格中心全年共完成全市市場主體營商環境走訪2000余戶次。
(責編:李華 向姝 審核:黨艷秋)